共25题,约14360字。
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春未闲谈》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军人必须以________的紧迫感去练兵习武,否则,打赢未来战争就是一句空话。
②面对网络购物快速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转型________。
③在用水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却在急剧减少,水资源危机________。
A.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
B.时不我待 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
C.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
D.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答案:B
解析:【分析】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患病率会增长50%,这一疾病将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
B.队员们从网上查询得知,巴黎有20个区,每个区都有10至20座露天雕塑,全城共有数百座,它们散乱地分布于街头巷尾。
C.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往往被视作思想净土、道德高地,它承载着教学、育人的重大责任,它对人们充满了深切期待。
D.如果说官员自我身份的定位、认同是一种“内在”的转换,那么一年多来的反腐工作和作风建设,则正在不断地在“外在”的方面塑造官员群体。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成分赘余,应将“来自”删除。C项,不合逻辑,应将“它对人们”改为“人们对它”。D项,成分残缺,应在“官员群体”后加上宾语中心语“形象”。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经常出现的语病的分析辨别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教材中提供的成分残缺、词序不当、搭配不当以及表意不明四大类型的语病准确掌握,还要掌握其中一些小的分类。另外,平时多读优秀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做题能力。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答案:B
解析:【分析】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而比较几个选项,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B项,在承认“才能”重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寂寞”。C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D项,强调了“才能”,没有突出“寂寞”。只有B项,和文段主旨一致。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按照语境衔接语句的能力。要求学生做题时要非常的细心,抓住题干里的提示词语,分析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便可得出答案。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此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项目的启动将使残疾人享受免费康复服务________。
②如今年轻人都知道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曾是一名报人,有________之才,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
③这款智能手表是否会像前期宣传的那样有很多功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大家都在________。
A.拭目以待 指日可待 倚马可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