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7张。有说课稿,约2270个字。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彭新中学彭大亮
  一、教材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学会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二、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我用一课时完成,我确定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兴趣诱导法,朗读式,指导点拔法,竞赛式,运用“六环节三循环”和“板块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随机相应地提示、点化、诱导。
  三、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圈点勾画式、合作讨论式、学生纠正补充式,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整理、迁移知识的能力。
  本课运用的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程序的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一:精当导入及题解。(3分钟)
  1、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请1-2名学生举例),新疆“罗布泊的消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