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课时,约4800字。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
课时:
复习内容:
1、各单元的基础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背诵重点句子及课文 3、掌握各个单元中讲读课文的文学常识
4、对讲读课文中重点段落的再学习
5、复习课后习题
复习方法: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书中的重点知识,给出学生一定的复习时间进行自主复习,对于个别学生的疑惑之处进行单独解答;接着安排学生统一完成第三册检测题;最后教师进行集体讲解,使学生知识进行再巩固。
复习提示:
参照《志宏优化》中的知识汇总
复习过程:
第一课
复习内容:第一单元
复习步骤:
一、目标点击
l.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早期发展简况
2.了解《诗经》《楚辞》、汉魏晋五言诗的特点
3.了解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4.理解、熟读、背涌课文,培养和提高诵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5.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6、品味古诗的情趣和艺术效果
二、要点回顾
1、了解中国诗歌早期发展简况
本单元按时间顺序安排了《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以及汉魏时期的三首诗,它们分别代表了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这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形式,从四言到五言,诗歌的容量增大了,节奏更鲜明了,体现了诗歌发展的一个阶段。从《诗经》到《归园田居》,跨越了从西周到晋共1600多年的历史,时空之大,形式之异,内容之广,构成本单元的特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分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其中一半以上是国风,后人称《诗经》为“风”。《诗经》真实地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而创作的诗歌。屈原的《离骚》分是“楚辞”的代表作,称之为“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汉乐府是由音乐机关的官府名称变成的一种带有娱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汉乐府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在刻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