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96张,学案约18170+6210字。

  3 屈原列传
  本课话题 ——坚守追求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一位才华出众而见识过人的智者,在腐朽的社会机制和丑陋的奸佞小人面前,在“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之中,没有选择同流合污。他“宁赴常流”“葬身鱼腹”也绝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绝不“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他始终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品德节操,执着着自己对理想和正义的追求,使自己的伟大的灵魂穿越了2 000多年的历史,“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只有祖国富强了,个人才有尊严。为此,张伯苓坚持自己的追求,不遗余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
  2.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莱辛
  3.占有不能带来幸福,人只有在不断地追求中才会感到持久的幸福和满足。
  —
  ……
  学业分层测评(五) 屈原列传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35750038】
  A. 出则接遇宾客 遇:遇到
  B. 平伐其功  伐:夸耀
  C. 明道德之广崇  明:阐明
  D. 使使如秦受地  如:到,去
  【解析】 接待。
  【答案】 A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屈平不与
  C.王怒而疏屈平
  顷襄王怒而迁之
  D.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虽放流,眷顾楚国
  【解析】 C项,均为连词,表顺承,于是,就。A项,介词,趁机/介词,用;B项,介词,和/动词,给;D项,连词,表假设,即使/连词,表转折,虽然。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邪曲之害公也
  B. 蝉蜕于浊秽
  C. 怀王贪而信张仪
  D.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解析】 A项,“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蝉”名词作状语。D项,“祖”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导学号:35750039】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C.厚币委质事楚
  D.竟死于秦而归葬
  【解析】 A项,离通“罹”;B项,指通“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