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套考点精讲精练(下)(Word版,27份,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备考知识仓储1.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备考知识仓储2.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考点1文言文断句.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考点2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考点3分析综合.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考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隐性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隐性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备考知识仓储.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选词用词须细心切磋琢磨求工稳.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2辨析病句——遣词造句求规范言差语错应避免.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3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理清语脉按序走前后关联手拉手.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4补写句子——细读文段明大意瞻前顾后缀成文.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5图文、表文转换——图将好景笔底事待我与君细绘出.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送君一匹绫罗缎宜长宜短任裁剪.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7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彩笔雕章知几首可人标韵无新旧.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8变换句式——横看成岭侧成峰千变万化意为宗.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5部分专题9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创新题型)——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6部分专题1拨开云雾见日出 审题立意篇.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6部分专题2第1节议论文模式.doc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6部分专题2第2节记叙文模式.doc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
  本专题在熟悉考情、学会读文的基础上,根据高考的变化,准备从新考点“断句和文化常识”入手突破,虽为新考点,但考查的是考生的句读技巧和知识积累,实际难度不大,从这两个考点入手能减轻考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增加自信心。然后,重点突破“概括分析”和“翻译”两大考点,这两个考点是热点,也是难点,所以重点突破。最后,再突破“实词和虚词”这个轮换考点,或者说是隐性考点,在高考题中没有专门出题考查,但在文言文翻译题中这两个考点却是评分时的采分点。这样既能增强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还能防备今年高考直接设题。这样安排,让我们备考没有盲点,让文言文这一高考难点成为我们成绩的增分点。
  一、(2016•高考全国卷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
  ……
  一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出行所带的东西。
  2.左右:古,动词,调遣,支配,如“唯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3.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4.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女子的配偶。
  5.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
  6.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
  7.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
  8.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9.面目:古,面部,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0.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11.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2.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3.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超乎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属性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14.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5.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6.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17.扶老:古,拐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18.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今,抱在怀里。
  19.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0.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1.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2.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3.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
  考点二 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
  从2015年起,高考全国卷新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2017年新大纲明确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对“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内容和形式一定会有所增加和改变。 古代文化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读一篇文言文,只懂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读通的。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从近两年高考对此考点考查情况来看,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古代政府机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典故与常识。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如同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也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牵引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
  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乙为例:
  考查点 相关教材
  首相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南录后序》)
  建储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有司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契丹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广,诸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名号、礼仪和宗法等等,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1.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以便触类旁通。重点关注:人的称谓、官吏任免、科举制度、古代地理知识。如:对人的称谓就有以“书斋”“籍贯”“郡望”“官名”“官地”“兼称”等多种方式。
  2.概括总结同义别称的词汇。如:擢、拔都是“提升官职”的意思。拜、除、授等同为“授予官职”的意思。
  ……
  第二节 记叙文模式
  一、记叙文整体模式构建
  同学情的加减法
  宁夏考生
  同学情是一道爱的数学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演算,才能得出1+1>2的美好结果。
  ——题记
  镜头一:加关怀
  深夜。宿舍。舍友生病。
  一阵阵呻吟声把宿舍里的其他五个女生都吵醒了,打开手电筒就看到小丽那张惨白惨白的脸,豆粒大的汗珠顺着她的额头不断往下滴落,不用说,胃病又犯了。舍友们立即行动起来,找药的找药,打急救电话的打急救电话,找楼妈的找楼妈……当小丽打着吊针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五个女生全都在病床边做着甜甜的梦。这时,小丽的嘴角浮起弯弯的弧度,幸福的涟漪在她心中一圈一圈地荡开。
  镜头二:减嫉妒
  下午。学校礼堂。颁奖典礼。
  又是这熟悉的会场布置,可在小丽的眼中早已物是人非了。今年的三好学生不是她,而是她的好友小雨。小丽一直稳坐第一名这把交椅,荣誉一时易主,心里总有点不适应。于是,嫉妒的阴影悄悄在心底扩大。这时,小雨走了过来,天真无邪的笑脸温暖了小丽的心,也驱散了那团嫉妒的阴云。小雨拉着小丽的手说:“小丽,我这次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都是因为你,我一直都在以你为榜样!”听到这句话,小丽心中生出一丝莫名的难过,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嫉妒。在同学情的运算中,小丽减去了嫉妒,加上了欣赏与祝福,收获了亲密无间的同学情。
  镜头三:加宽容
  上午。教室。同桌打翻水杯。
  “啊!”伴着小丽的一声尖叫,小志发现自己犯了大错:他不小心打翻了水杯,水肆无忌惮地落在同桌小丽的数学卷子和衣服上。小志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也许一场暴风骤雨即将到来,尽管他不是故意的。小丽气得满脸通红,可看到小志惊慌不安的样子时,心中那股怒火就渐渐熄灭了,她心想,谁没有粗心大意的时候呢?随即就抿着嘴笑了。小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地看着小丽。小丽说:“小志,看来你要请我吃‘阿尔卑斯’了。”小志怔了怔,随即明白了,拿着抹布边擦桌子边感激地说:“OK!”
  镜头四:加减还在进行中
  同学向你借橡皮,减自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