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20字。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背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仔细探讨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精练、准确的特点
  2、反复朗读课文,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理解、体会诗人崇高的情怀及豪情壮志,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结合词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2、融入课文情景,有激情的朗读词作
  【教学难点】
  ⒈让学生从意象的角度来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⒉领悟伟人的博大情怀以及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⒈点拨法。通过点拨关键字词,把握词中意象。
  ⒉语言品读法。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中体会作者情感。
  ⒊比较法。可以与作者的其他词作纵向对比,也可以与本单元所涉及的其他诗歌做横向对比。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心中文人笔下的秋天应该是什么样的?大家知道的描写秋景的句子有哪些?(学生举手回答)
  答案示例: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师:刚才大家说了一些诗句,可见文人笔下的秋既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萧瑟,又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那么大家猜想一下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他笔下的秋景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一词,一起来感受一下革命家的壮阔情怀。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诗歌基本常识
  词又叫诗余;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词 由词牌和题目构成,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 、结构 、用韵、乐谱等形式,因此又叫倚声。 词的分类:按字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前阕,后阕;上片,下片;正式双调;换头,过片)、三叠、四叠;按风格可分为婉约词派(柳永、李清照、等)和豪放词派(苏轼、辛弃疾、岳等)。
  2、鉴赏诗歌的方法
  A、从作者了解背景(包括作者所出的时代背景,生活背景及创作背景)
  B、从字面读出感觉
  C、从意象掌握感情、洞察心胸
  D、从语言赏析技巧
  3、背景介绍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