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分析古代诗歌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一、思乡怀人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二课时.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三课时.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一课时.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二课时.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一课时.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二课时.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三课时.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一课时.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八、人生际遇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二、赠友送别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九、生活杂感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六、咏史怀古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七、边塞征战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三、忧国伤时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十、即景抒情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四、托物言志诗.doc
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知识点讲义:主题(题材)分类指导五、山水田园诗.doc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我们主要要掌握:表达方式(写作技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四大类。
★表达技巧之一----表达方式(写作技法)
1、记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赋”(铺陈叙事)、“兴”(先言他物)、和“倒叙”。
2、议论: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卒章显志” 。
3、描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描写的角度);“工笔与白描”(描写的详略)、先抑(扬)后扬(抑)、“渲染与烘托”(描写的用意)。
4、抒情: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借古抒怀”、“托物言志”几种抒情方式。
★表达技巧之二----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对比、衬托(反衬)、夸张、借代、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反复、互文、通感等手法。
★表达技巧之三----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表达技巧之四----篇章与结构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第一课时:表达方式
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为后面诗句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或引出下面诗句)。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诗人通过对“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小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这种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心理活动的写法,真切细腻,生动感人。
(3)本诗运用的是怎样的抒情方式?
答:寓情于景。
2、阅读下面一首词,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故山:故乡
(1)“常闻杜宇”中“杜宇”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答:杜鹃。它在晚上活动,发出叫声的特点。
(2)“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什么感情?
……
第二课时:表现手法
1、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著:放进,置入。
(1)这首小诗中作者所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
(2)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梅花(或“白梅”);耐寒、高洁、芬芳、报春(答对2点即可);
(2)衬托,以冰雪林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托物言志(或“象征”),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答对2点即可)。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忆昔(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②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③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⑴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作简要分析。
⑵“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⑴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学生答此题,不必求全。上述各点可任选,意思对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赏析。)
……
思乡怀人诗
【特征】
“思乡怀人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一、意象特征: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驿道、马、舟、杜鹃、客、浮萍、飞蓬等。
二、情感特征: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三、表达技巧: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鉴赏示例】
[例1]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试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2、历来的词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
之深。“伫倚”的结果却是“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草色烟光”之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自凭栏、希望成空。
2、(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
(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
[例2] 蝶恋花•槛菊愁烟(晏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