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600字。

  2018年2月17日   周末培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伦敦致丁雨生中丞
  日本垂涎台湾,果从琉球入手。公之言中,天下之不幸也。犹冀廊庙之上,及早筹之,无令彼族狡计,遂得尽逞。吾华清流士大夫,高论唐虞商周糟粕之遗,而忽肘腋心腹之患。究其弊不独无益,实足贻误事机。挫壮健之躯,以成羸尫之疾。此其咎不全在读书酸子,亦当事者惮于缔构,怯于肩任,有以酿之。纪泽自履欧洲,目睹远人政教之有绪,富强之有本,艳羡之极,愤懑随之。然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属而和者几人。只能向深山穷谷中,一唱三叹焉耳。连旬心绪尤恶,缘正月二十三日得译署①电报,谓崇地山所订约章,中外臣工,并谓窒碍难行,派纪泽使俄,再行商议。夫全权大臣,与一国帝王面订之件,忽欲翻异。施之至弱极小之邦,然且未肯帖然顺从,况以俄之强大,理所不能折,势所不能诎者乎。总署、京官、左帅、俄人各有意见,纪泽纵有画策,于无可著棋之局,觅一劫路,其奈意见纷歧,道旁筑室,助成者鲜,而足毁者多,盖不蹈地山覆辙,不止也。地山固太怯弱,又牵乎私家之事,回华太急,近于专擅,与言路以口实。然全权大臣,处事一有不当,即重谴丑诋无所不至,嗣后使臣在外者,更何能开口议事!此亦言事者,不顾一面,不顾后难之过也。或论俄多内乱,其君臣不暇与我为难。愚见则以为俄之内乱,缘地瘠民贫,无业亡命者众也。俄之君臣,常喜边陲有事,藉征战之役,以消纳思乱之民。左相以前事得手②,遂欲轻为戎首,盖以一隅之见,未尝统筹全局耳。总之毁约亦非译署本意,特为言路所迫,而纪泽适承其累耳。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译署:清政府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称总署。②左相:指左宗棠。前事得手:指左宗棠成功平定新疆一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冀廊庙之上        冀:希望
  B.属而和者几人        属:吩咐
  C.势所不能诎者乎      诎:压服
  D.藉征战之役          藉:凭借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属:跟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雨生曾言日本垂涎台湾将从琉球入手,事实果然如此,纪泽在信中言及此时,称是中国的不幸。
  B.纪泽认为,清流派士大夫大谈唐虞商周旧事,而忽视眼前的心腹之患,实在足以贻误办事的时机。
  C.崇地山作为全权大臣与俄国签订条约,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说条约难以实行,要派纪泽出使俄国,再作商谈。
  D.有人因为左宗棠曾平定新疆,就想轻率与俄国开战,纪泽认为这是一隅之见,未能从全局统筹考虑。
  D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其咎不全在读书酸子,亦当事者惮于缔构,怯于肩任,有以酿之。
  (2)总之毁约亦非译署本意,特为言路所迫,而纪泽适承其累耳。
  (1)这方面的罪过不全在酸溜溜的读书人,也是主事的人害怕经营筹划、害怕担负责任造成的。
  (2)总之毁约也不是总理衙门的本意,只是受舆论逼迫,而纪泽正好承受了这件事情的牵累罢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咎”“酸子”“酿”,(2)中的“特”“为……所”“耳”等。
  4.纪泽就总理衙门派自己使俄一事,谈及了哪些顾虑?
  一是要改变签订的条约,俄国不会顺从;二是国内意见不统一,自己无所适从。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总理衙门派纪泽使俄是为了什么事情,即重新商议中俄条约一事。原文中说“派纪泽使俄,再行商议”,接着就从内外两方面讲了自己的顾虑,考生抓住“况以俄之强大,理所不能折,势所不能诎者乎”“纪泽纵有画策,于无可著棋之局,觅一劫路,其奈意见纷歧……”两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天工开物序
  宋应星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①;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