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30字。

  苏轼词两首教案
  王 博
  【三维目标】
  1、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词的写作背景,
  2、 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3、 品味两首词不同的风格,感受豪放与婉约的不同魅力,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4、 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豁达坚韧,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
  【教学设想】
  1、 合作学习,通过分析豪壮的景物,英武的人物,深入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用文学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体会词中借景(人)写情的妙处。
  2、 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赏析,体会这两首词的妙处和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拓展阅读】       
  望江南  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行香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刑,虚若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①叹隙中驹: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是说人生短暂得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②陶陶:欢乐的样子。
  第一课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要点】
  1、 理解这首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 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佑进士。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散文堪称大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等。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