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0字。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语文组  贺学玉
  2016.05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陶潜,又名_______,字元亮,____(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_________”。又自称作“_________”。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有《归园田居》《饮酒》等,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五言诗成就最高。他的五言诗可为三类:田园诗、饮酒诗、咏史诗。后代批评家常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写作背景
  四、题 解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1 、两句为一组,四句一节。
  2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
  五、赏读课文
  (一)赏读序文
  1.学生齐读序文
  2.指明学生翻译重点词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