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10字。
《逍遥游》名师教学实录
一、教学说明
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串讲”方式,虽然看似对文言字词、句式“扣”得较实,但效果未必好,而且这种“字字落实,句句解释”的“填鸭式”串讲,将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感,使文言文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且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优秀的文),而不是“言”的简单的堆砌。因此,如何解决把文言文当作“文”来教学,同时又把“言”的掌握落到实处这对矛盾,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统一,使文言文教学既扎实又灵活,既实用又生动。本人试图通过《逍遥游》的教学做一番尝试。
二、导入新课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讨论个问题:“什么是自由?”
生:“自由”就是不受约束、随心所欲地做事。
师: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事也可以做吗?
生:不,在道德、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师:对,这个补充很必要。我们所说的“自由”是相对的,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约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谈论“自由”的文章,就是庄子的《逍遥游》(板书课题),看看庄子所言的“自由”与我们理解的自由有什么不同。
庄子的思想和文章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都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他的文章想象丰富奇特,意境壮阔,汪洋恣肆,有很浓郁的浪漫色彩。鲁迅评价庄子的文章说:“其文汪洋辟阖(pìhé),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荧幕显示)《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集中体现了庄子的思想和文风。前人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庄子》也叫《南华经》,只有读懂了《逍遥游》,才算真正掌握了解读《庄子》的钥匙。
三、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文风,要求读准字音。(学生读课文后,教师正音、正字。 )
四、学习目标
1、理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2、领略庄子想象丰富奇特,汪洋恣肆的浪漫文风。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语句。
(荧幕显示“学习目标”和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图南。 (4)“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穷发之北。绝云气。此小大之辩也。 (7)故夫知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