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道小题,约1887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测高二语文I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心(Ca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         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         ,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断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         之所以然。
  A. 不可言喻   含蓄蕴藉   奥妙    B. 不可形容   含蓄蕴藉   奥秘
  C. 不可形容   委婉流利    奥妙    D. 不可言喻   委婉流利   奥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不可言喻”,指不能用言语来说明,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不可形容”,说不出。依据语境“人文调的美”应该选择后者;“含蓄蕴藉”包容、蕴藏于内而不显于外。“委婉流利”曲折婉转且灵活,不凝滞依据后文中“有飘逸之致”推测,应该是“委婉流利”; “奥妙”“奥秘”相近,但是由区别,奥秘着重指神秘的,不容易了解、认识的事物,多用于书面语;奥妙强调内容深,着重指微妙的内容和道理。依据语境“散文的妙处”,选择“奥妙”。由此判断答案为C项。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阿Q精神胜利法”是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文化环境和非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的一种心理调节方式,是一个人身处弱势时自我解嘲的精神避风港。
  B. 美国政府要想取信于国际社会,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制度性机制以避免次贷危机不再发生,就必须停止这种以邻为壑转嫁风险的所谓“金融创新”。
  C.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 由严歌苓编剧、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堪称2017年年末的现象级大作,上映12天累计票房己突破9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艺片。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A项,用词不当,应将句中的“由于”改为“由”;B项,不合逻辑,应删除第二句中的“不” 字;C项,偷换主语,最后一句应改为“节目组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        可别小觑轻贱了这胡乱套,它不仅是豫剧的一大特点,还是迎合自己的“衣食父母”——掏农民腰包的重要因素之一。
  ①有人统计,单就《朝阳沟》一出戏,便有越调、曲剧、道情和河南坠子等数种。
  ②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
  ③无怪乎当地有俗谚:“一淸二黄二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
  ④它不像京剧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以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乂俗极上。
  ⑤不分调名,亦无板眼,乃“郑声之最”。
  A. ②④⑤①③    B. ②⑤①③④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②⑤①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答题时,依据上下文,结合语句本身逻辑关系以及标点符号推测。题中,依据横线后的“这胡乱套”可以推测,最后一句一定是③,排除BC两项;接下来就是②④的先后问题,依据上文,“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主语是“它”可以知道紧接着的是④,②是对④产生原因的表述。答案为D项。
  4. 下列对联与传统节日、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玉宇无尘一轮月    银花有艳万点灯
  ②海上蟾生情共寄    天边鸟倦念当归
  ③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以言诗
  ④瑞霭浮山,画阁又开洪府宴    韵光流水,绮文永耀子安才
  A. ①中秋节    ②元宵节    ③岳阳楼    ④滕王阁
  B. 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滕王阁    ④岳阳楼
  C. 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岳阳楼    ④滕王阁
  D. ①中秋节    ②元宵节    ③滕王阁    ④岳阳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对联和传统文化的把握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与传统节日、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组”。题干中,①“轮月”“万点灯”——元宵节;②“蟾生”“念当归”——中秋节;③“范希文”,《岳阳楼记》——岳阳楼;④“洪府宴”,洪都新府;“子安”,王勃——滕王阁。答案为C项。
  5. 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构。
  B.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 清霜著柳夜来寒,新月印湖山。
  D.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答案】B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
  6. 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举荐〕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酣畅〕
  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判决)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驾御,把握)
  B. 赵盾骤谏,灵公不听(屡次)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安守,坚守)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倒退而行)             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酒肴,食物)
  C.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太平)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整理)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符合,相当)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怨恨,责怪)
  D.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违背〕            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功业)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运数,定数)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出嫁女子冋娘家省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