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5单元 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5单元+伶官传序+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5单元+六国论+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5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doc

  [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应答)之耳
  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解析】 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应付”;D项,“止”解释为“留居”,“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解析】 ①⑦指示代词“那、那些”;②⑧人称代词“你的”;③⑤副词,表反问语气;⑥连词,假如;⑨副词,表揣测语气;④⑩人称人词“他、他们”。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B.又可冀其成立邪
  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
  D.未可以为信也
  【解析】 A项,古义,过不了多久;今义,数学领域的一分支。B项,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D项,古义,把……当作是……;今义,认为。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C.左右欲刃相如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解析】 D项是名词作状语,A、B、C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B.惟兄嫂是依
  C.其又何尤
  D.技经肯綮之未尝
  【解析】 A项,为状语后置;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
  【答案】 A
  [阅读提升层次(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导学号:46162065】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
  [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46162067】
  A.为《墨竹赋》以遗与可(遗留)
  B.而读书者与之(许可、同意)
  C.月落庭空影许长(如此的,这样的)
  D.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从前)
  【解析】 A项,“遗”读wèi,给予,馈赠。
  【答案】 A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②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B.①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②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C.①乃见其所欲画者
  ②《筼筜谷》其一也
  D.①足相蹑于其门
  ②袜材当萃于子矣
  【解析】 A项,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结构助词,的。B项,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把。C项,①代词,他/②代词,其中的。D项,①②都是介词,到。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A.余因而实之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C.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D.初不自贵重
  【解析】 例句:名词作状语,译为“像剑一样”。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本指实际情况,此处译为“证实”。B项,名词作状语,译为“在夜里”。C项,动词活用作名词,本指“萌发”,此处译为“嫩芽”。D项,“贵重”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答案】 B
  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是(  )
  A.废卷而哭失声
  B.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C.余因而实之
  D.吾将以为袜
  【解析】 A项,“失声”古今意义都是指悲极气咽,哭不成声。B项,古义:连词,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C项,“因而”古义为“于是”;今义:表结果。D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答案】 A
  5.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庖丁,解牛者也 ②吾将以为袜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④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⑥足相蹑于其门 ⑦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⑧轮扁,斫轮者也
  A.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B.①②⑦/⑤⑧/③④⑥
  C.①⑧/⑦/②④⑥/③⑤
  D.①⑧/②⑦/④⑥/③⑤
  【解析】 ①⑧判断句,②⑦省略句,④⑥状语后置,③⑤定语后置。
  【答案】 D
  [阅读提升层次(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听,字正思,七岁以荫为协律郎。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以听为神策行营兵马使。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承璀数问听计,卒缚卢从史。迁左骁卫将军,出为蔚州刺史。州有铜冶,自天宝后废不治,民盗铸不禁。听乃开五炉,官铸钱日五万,人无犯者。徙安州。会观察使柳公绰方讨蔡,以听典军,一二咨之,声振贼中。
  帝讨李师道,出听楚州刺史。淮南兵绵弱,郓人素易之。听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