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40+2990字。
专题12 歌鉴赏选择题提升演练
【做题方法再回顾】
1、读懂诗歌是关键(关注标题、作者、注释、关键词等)。
2、审清题目明要求。
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
4、正选排除巧妙用。
【精编提升练】
(精选联考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①
[金]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①嵩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
1.下列对本词的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开头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展现了典型的塞上风光和军营景象。
B.“春闺月”句照应上片“秋风”,写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望着丈夫秋天出征,春天能凯旋。
C.词后三句,虚写遥远后方的情事,边关战事转换成春闺佳人,一张一弛,情趣盎然。
D.全词襟怀开阔,意气风发,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
【答案】
C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 项,是写在春暖花开之时,那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回了丈夫,也就不必为思夫念远而悲啼了,而不是“盼望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虽然天气热,但蚕妇们愉快地忙碌着,似乎只感受到带着麦香的怡人清风。
B.五六两句写村民忙于家蚕的丰收,无暇顾及野蚕。野蚕化蛾出茧,在桑叶间扑扑地飞来飞去,衬托出村民们兴奋喜悦的心情。
C.七八两句写出村民们拿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绢匹交租,因丰收而足够应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