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510+8040字。

  专题13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技巧之成语
  一、专题概说
  (1)考情分析
  高考对成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本考点是词语语境意义的辨析与运用,而不是词语字典意义的识记和罗列。
  (2)题型分析
  2018年高考真题中,成语、语病、语句衔接连贯均在统一语段中进行考察,并着重考察近义成语辨析,这一个题型2019年应会延续。具体考情如下:
  1、从成语的来源来看,绝大多数是教材中出现过的成语或报刊上经常见到又常用错的成语。较生僻的成语/词语不是考察的重点 。
  2、从试题的组合来看,所涉及的成语大都从成语的意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进行考查。
  3、从考查形式来看,主要是成语使用正误判断的单项选择式,有时考选择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有时考选择使用恰当的一项,因为成语的使用宜于正面引导。
  二、满分技巧
  (1)理解成语考察点,准确判断
  ①要切实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
  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是根据这些故事或古诗文的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精髓,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对这些成语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
  1.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释为:小偷挖墙入室,把别人的东西偷得干干净净。如这样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而它的实际意思是:凿开墙壁,借助邻居的灯光读 书。此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来就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2.文不加点——有的同学把它解释为:写文章不加标点。如果这样按今天
  常用的字面义,对“点”字进行望文生义地理解,是会贻笑大方的。而成语的实际意思是: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