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第4单元(3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第4单元 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第4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第4单元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doc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后拓展作业
  一、语言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
  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________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 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________,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枚电子芯片,也植入了城市管理者________的责任。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________,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有效避免的问题。
  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与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D.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解析:选D 画线句语病有两处:一是“监控和有效避免”与后文搭配不当;二是“去向、来源”的语序不当。修改要结合上述两点,分别合理搭配,再调整词语顺序。A项,“去向、来源”语序不当;B项,“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搭配不当;C项,“去向、来源”语序不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B.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C.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D.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解析:选D 本题中,前面说“通过安装‘身份证’”,后面应是说安装“身份证”的价值,后面说“同时也……”,从关联词的搭配角度来看,一般是“不仅……也”“不但……也”,A项,从关联词看,“虽然”表承认基础上的转折,与后文缺乏逻辑关联,与后文的“也”搭配不当,排除;B项,从语境看,“阻止”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地沟油、边角料”这类对象;C项,从搭配看,“保障”的是“安全”而不是“舌尖”。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陈代谢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B.推陈出新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以己度人
  ……
  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课后拓展作业
  一、语言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浩荡的长江奔流而下,由巴蜀至荆楚,再从吴越奔流入海,一条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希望的黄金水道,从古奔腾至今。时至今日,国人已然认识到,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重大的保护价值。湖北作为“长江之腰”,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____________。
  淡水资源被污染,江岸生态被破坏,这是长江的伤口,也是中华民族的重症。唯有____________,才能彻底治疗。《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应运而生,为湖北治理长江污染、发展长江经济提供了尚方宝剑。近两年来,此《决定》深入贯彻执行,湖北段长江生态也得到了极力改进,广袤的荆楚大地旧貌换新颜。看,汉口江滩的沙场、仓库等杂乱无章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芦花栈道的____________;有着“光灰城市”之称的黄石也果断关闭“五小”企业、拆除非法码头,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摘掉了“光灰城市”的帽子。(    )。
  猛药去疴,____________。整个黄金水道绿意盎然。生态环境是面向未来的最大竞争力,须穿“新鞋”,走“绿道”,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才能永葆生机,长江经济带的深入发展也或可期待。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此《决定》深入贯彻执行,极力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
  B.此《决定》得到深入贯彻执行,湖北段长江生态因而得到极大改善
  C.深入贯彻执行此《决定》,极力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
  D.湖北段长江生态得到极大改善,此《决定》从而也得到深入贯彻执行
  解析:选B 画线句子成分残缺,“此《决定》深入贯彻执行”应改为“此《决定》得到深入贯彻执行”;“生态也得到了极力改进”,搭配不当,“生态”与“改进”不能搭配,应改为“生态因而得到极大改善”。所给选项中,A项,“《决定》深入贯彻执行”成分残缺,“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搭配不当;C项,“改进了湖北段长江生态”搭配不当;D项,因果关系倒置,不符合文意。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
  第四单元 第13课 宇宙的未来
  课后拓展作业
  一、语言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 ① )。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 ② )。它靠的不是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③ )。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悠闲自得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B.悠闲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C.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D.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解析:选C 悠闲自得:心无牵挂,随意而满足。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本着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快悠闲适和闲得乐哉;自由清闲,心情舒畅。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句中重在强调“乐趣”,应选“自得其乐”。平起平坐: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句中重点强调“地位”,应选“平起平坐”。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把某个人(或某种人)看得不同于一般。另当别论:原来看法等不成立,另加以评论。句中说如果是另一种情况,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应选“另当别论”。晨钟暮鼓:意思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句中强调“时间短”,应选“一朝一夕”。故选C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B.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