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60+3810字。
课后针对训练10 《坛经》两则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言下:一言之下,顿时
B.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自悟:自我醒悟
C.若住此间 此间:这时候
D.未知根本事由 事由:原因,根源
解析:C项,“此间”的意思是“此地,此处”;“间”在此处不表时间而表处所。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五祖夜至三更 B.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C.未知根本事由 D.因此便立南北
解析:D项“南北”与现代汉语中的“南北”含义不同,这里的“南北”指的是禅宗的“南宗”和“北宗”。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因此便立南北②不如因善遇之
B.①何以渐顿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①见有迟疾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①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解析:D项,“且”,连词,况且。A项,“因”,①介词,因为;②副词,趁机。B项,“以”,①介词,表凭借;②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又”“并且”等。C项,“见”,①名词,指见性;②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见录,记得我。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渐顿 B.大王来何操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解析:D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D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
课后针对训练11 《百喻经》六则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此之谓自谦 B.上恤孤而民不倍
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D.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解析:A项,“谦”通“慊”,满足;B项,“倍”通“背”,违背;D项,“直”通“值”,价值。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老老而民兴孝 老老:尊敬老人
B.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鲜:很少
C.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去:前往
D.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患:祸害,灾祸
解析:去∶离开。
答案: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修身也,尊贤也
C.上长长而民兴弟 D.圣人之所以为圣
解析:A项,“明”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A
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②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B.①故君子慎其独也②中庸其至矣乎
C.①恐惧乎其所不闻②知耻近乎勇
D.①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②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解析:A项,“者”,①表停顿;②代词,的人。B项,“其”,①代词,他;②语气词,表推测。C项,“乎”,都相当于“于”,介词。D项,“之”,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他。
答案:C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________,________;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