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10+3720字。

  课后针对训练14 《朱子语类》三则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B.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C.到遇事时固不会错 D.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解析:A项,“埽”同“扫”;B项,“著”同“着”;D项,“克治”同“克制”。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读之数过 过:遍,次
  B.略晓其义即厌之 厌:讨厌
  C.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机:关键
  D.明知合行大路 合:应该
  解析:厌,满足。
  答案:B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且须分个内外 B.须是遇事之时
  C.古之学者为己 D.若是中人之资质
  解析:B项,古今同为遇到事情。A项,内外:古义:“内”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外”指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今义为方位名词,内部和外部。C项,学者: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项,中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中间人。
  答案:B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读之数过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仁以为己任勇猛以行之
  D.盖人之心灵,天理所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A项,“之”,前一个是“代词,书”,后一个是音节助词。B项,“乎”,前一个是“语气词,吗”,后一个是“介词,比”。C项,“以”,前一个是“介词,把”,后一个是表修饰的连词,同“而”,可不译。D项,“所”均为无定代词,“……的地方”。
  答案:D
  5.名句名篇填空。
  (1)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曰:“君子喻于义,________。”
  (3)曾子曰:“________,不亦重乎?________,不亦远乎?”
  答案:(1)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2)小人喻于利
  (3)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二、课内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
  A.徒为懒倦           徒:学生,徒弟
  B.则精神自是愦愦    愦愦:昏乱不清醒
  C.孟子虽是为时君言    时君:当时的君
  ……
  课后针对训练15 童心说
  一、语言文字应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丑:厌恶、憎恨
  B.非内含以章美也 
  章美:文章华美
  C.矮人何辩也 
  矮人:见识少,没有鉴别力,惯于随声附和的人
  D.药医假病,方难定执 
  定执:固定不变
  解析:B项,章美:美好。
  答案:B
  2.与“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中的“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儿寒乎?欲食乎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相与枕藉乎舟中
  D.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解析:B项中的“乎”和“断断乎”的“乎”都是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A项,表疑问语气的语气助词;C项,介词,相当于“于”;D项,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答案:B
  3.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道理闻见日以益多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无案牍之劳形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解析:例句与D项均为形容词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作动词;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D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夫童心者,真心也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
  解析:D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B.龙洞山农叙《西厢》
  C.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D.言虽工,于我何与
  解析:B项,“叙”同“序”,作序。
  答案:B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夫童心者,________,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2)非内含以章美也,________,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答案:(1)绝假纯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