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家铉翁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姜夔作品精选精练.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家铉翁作品精选精练.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蒋捷作品精选精练.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李白作品精选精练.doc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李商隐作品精选精练.doc
家铉翁作品精选精练
念奴娇 送陈正言①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③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注】①陈正言是南宋朝廷派来的使者。②恭宗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从水陆大举入侵,南宋朝廷投降,并派出三千余人官兵赴元祈请有关事宜,家铉翁即是其中一位祈请使,他从此被迫羁留北方,直到1294年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被放归。此词即是作于羁留期间。③觚棱:本指殿堂屋角上的瓦脊形状,这里代指宫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句写作者对南方形势的关心。遇南来者即询问消息,但询问的结果却是“江头风恶”,即形势不好。
B.“磨不尽”三字,指耿耿孤忠坚如磐石,也包含了他在北方所受的各种磨难,更加突显了他的品质。
C.“短棹浮淮”写诗人眺望京城时所见的淮水之上船来船往的景象;“泣”表达了思归不得的痛苦。
D.此词上片虽从眼前落笔,但主要还是叙写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的回忆;下片重在抒写自己的心迹节概。
2.作者身羁异域,送归而自己却不能归,下片并未见伤悲沉沦之情。请分析词作的下片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6分)
1. (3分)C(错在“眺望京城时所见”,“短棹浮淮”是元军从水路大举入侵。)
2. (6分)①比喻:雪样明,②用典:苏武典,表达矢志不渝、忠君爱国之情;三径典,表达对朋友的殷殷祝福,隐居、与知音往来;③虚写想象:表达自己坚守气节,不易节操,忠肝义胆。
(评分标准:每点有手法有分析2分)
寄江南故人
家铉翁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3.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手法?并简要赏析。
……
蒋捷作品精选精练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阕开篇写词人触景生情,无法排解,就想找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消愁。
B. “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词人心迹。
C. 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实写词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D. 上阕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阕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
2. 词下阕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6分)
1.C(C项,“实写词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分析不正确。“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这三句是想象归家后的生活情景,属于虚写。故答案为C项。)
2.“抛”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突出时光流逝之快。“红”“绿”形容词作动词,准确贴切地展示了颜色的动态变化。三句话化抽象为具象,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年华流逝的感慨。(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女冠子•元夕
蒋 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③。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④。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④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
李商隐作品精选精练
南朝
李商隐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①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②朝朝见,不及金莲③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柿,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④当年只费才。
【注】①鸡鸣埭(dài):据《南史•武穆装皇后传》,齐武帝常游琅琊城,宫人随从,很早出发,到玄武湖北埭时鸡始鸣,故称“鸡鸣埭”。埭:水堰。②琼树:南朝陈后主诗歌咏妃嫔美貌,有“壁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之句。③金莲:南朝齐废帝曾用黄金制成莲花,贴放地上,让宠爱的潘妃在上面行走,说是“步步生莲花”。④江令;指江总,在陈朝任尚书令,不理政务,每日与陈后主游宴后宫,制作宫体艳诗。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中一个“催”字写时间之快,反衬南朝君主游幸之沉浸,凸显统治者纵情享乐,不理朝政。
B. 次句写衣着华美的宫女簇拥着君王回到鸡鸣埭口,再现皇帝贪图游乐的情景,语含讽刺。
C. 颔联言陈后主荒淫比齐废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又寓荒淫相继,后代更甚于前朝之意。
D. 这首诗通过典故串合,点面结合。追括六代,使南朝成为一体,显示了诗人构思上的匠心。
2. 请结合后两联,概括南朝灭亡的原因并说明诗人写此诗的目的。
【答案】1. B 2. 原因:①敌国虎视眈眈,积极备战;②南朝君臣不祭祖先,沉迷声色,荒废朝政。目的;揭示南朝君臣昏昧的史实,对晚唐统治者提出警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