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10+5440+7060字。
词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
(时间:35分钟 分值:40分)
一、(2019•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适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分)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生生之谓易。”阴阳相生,生生不息,此之谓易。独阳不成,独阴不长,二者在抗衡与交融中,互相汲取自身赖以成长的滋养。[甲]世间一切事物,莫不由其内部刚柔、翕辟、动静、开合等对立双方的交感、搏击和消长而得以形成、发展和变化。这种“生生不息”的思路和视角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独具特色的本体论及宇宙观,进而影响并渗透到文艺创作的审美理念之中。
[乙]如果说,《周易》仅仅描述了天地生生之德,那么《中庸》则将生生之德抽象为“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本意是言行一致、真实无欺,此性恰与天道运行的秩序性相吻合。[丙]《兰亭序》之殊胜之处便在于一任真情实感喷薄而出,不回避、不含糊,不故弄玄虚或故作超凡脱俗,以一片至诚示人。金圣叹为其至诚之心所打动,遂慨叹王羲之为“古今第一情种”。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而 B.吻合
C.故弄玄虚 D.慨叹
解析:B A项,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符合语境。B项,吻合,完全符合。结合句意,“诚之本意”与“天道运行的秩序性”不可能完全符合,故只能是“契合”。契合,符合。C项,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符合语境。D项,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符合语境。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C 丙句,“不回避”与“不含糊”是谓语并列,中间应使用逗号。
二、(2019•浙江三校联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分)
中国最早的通俗文学至今尚存者,其中有篇预示中国小说的来临, [甲]是一个短篇小说,题目叫《拗相公》。那是宋朝通俗文学的短篇小说集,新近才发现,这足以表示,王安石死后不久,在通俗文学之中,他便以其外号为人所知了。[乙]那场政争悲剧的发生,是由于一个人个性上的缺点——不能接受忠言,不愿承认自己犯错。朋友对王安石的反对只增加了他贯彻他那政策的决心。他能说会道
……
词语、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二)
(时间:35分钟 分值:40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240页)
一、(2019•浙江十校联盟高三适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分)
[甲]课堂上教与学存在于一个空间中,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一个学习空间不应该只是被抽象的概念充斥,以致没有空间留给那些充满灵气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虽小,但却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乙]学习空间“应该有足够的位置容纳一些个人的小故事,容纳个人体验到的、内在的心灵导师发挥了作用的故事”。(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P22)但是,当你的或我的小故事成为我们绝无仅有的参考点,我们就很容易在自我陶醉中失魂落魄。
[丙]所以在学习空间中也必须强调有关准则的“大故事”,这些故事在广度上涵盖一切,在深度上揭示规律;这些故事给个人的故事限定了理解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小故事”的含义。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学习用尊重的态度聆听这些“大故事”,就像我们尊重他们向我们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一样。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关乎 B.充斥
C.绝无仅有 D.失魂落魄
解析:D A项,关乎,关系到,涉及。B项,充斥,多得到处都是,也有充满的意思。C项,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来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以上三项使用正确。D项,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据句意“自我陶醉”可知,使用不当,可改为“迷失自我”。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解析:B 乙句,句号应置于后括号的后面。
二、(2019•浙江嘉兴、丽水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5分)
[甲]古徽州建筑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其盛,是徽派建筑追求细节精美的典型代表,“三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使之既能融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让古色古香的建筑如虎添翼。在青砖上雕刻人物、山水、花卉
……
词语的正确使用(二)
1.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埃博拉在西非多国肆虐之际,这种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现居英国的彼得•皮奥特博士说,如今发生在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疫情,与30多年前刚果(金)暴发的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如出一辙。为防止埃博拉病毒曼延,他呼吁英国政府加紧测试试验性疫苗,尽快让这些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且获得实质性成效,这样,才能积极应对疫情,而不至于措手不及。
A.肆虐 B.如出一辙
C.曼延 D.措手不及
解析:C 曼延:连续不断。应改用“蔓延”。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A项,肆虐:起破坏作用。B项,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D项,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华文化成果丰硕,气韵悠长: ,润物无声,让偏见和误解消于无形。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大洋彼岸的先哲 人生的答案。全球450多所孔子学院为中外文化 搭起一座座汉语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等大型文化活动,为外国民众立体感知当代中国敞开一扇扇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使人类多样文明汇聚的大舞台呈现出更加 的光彩,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自信、耐力和定力。
A.如坐春风 寻觅 交往 美好
B.潜移默化 寻找 交流 绚丽
C.滴水穿石 探求 交换 美妙
D.春风化雨 探索 交易 华丽
解析:B ①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与下文“润物无声”“消于无形”呼应。滴水穿石: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用在这里都不恰当。②寻找:是指为了要见到或得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