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00字。
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
15 诫子书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文言文,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感受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文化的思想,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2.厘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文天祥
师:这几句诗都提到同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明确:诸葛亮)
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诸葛亮,27岁前,隐居隆中,淡泊名利,志在修身;27岁后,出世为宦,志在兼济天下,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显拳拳爱国之心。他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典范。然而,作为父亲,他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深沉的爱子之心。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诫子书》。我们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写诸葛亮的诗词入手,引出对诸葛亮事迹和精神的介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轻松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顺文章
1.教师范读
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相关资料,注上拼音。
(2)根据朗读示范,用“/”划出语句停顿。
预设
课件出示:
(1)提示:应注意易读错的词,如“夫”应该读“fú”,因为它用在句首,是发语词,所以读“fú”,不读“fū”;“淫慢”的“淫”读“yín”。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学生齐读
(1)师指导朗读停顿的划分技巧。
课件出示:
划分句子的停顿,首先,我们可以找找虚词,如“夫”字,它是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可与下文断开。“以”是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因此停顿可划分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中这样的虚词还有“与”“则”,它们也是连词,所以“与”“则”前可停顿。其次,还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停顿。
(2)生齐读后思考:本文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预设 文中有许多句子字数相同,句意相对,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对句。对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节奏感。
3.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感受句式的节奏美、韵律美。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顺文章,并了解一些文言句子停顿的规律,感受句式特点。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理解重点词语
结合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文意,圈点出疑难词语。(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1)重点实词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励精:振奋精神。
治性:修养性情。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遂:最终,竟。
(2)一词多义
非学无以广才(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3)古今异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