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90字。

  《庖丁解牛》学案  
  【学习主题】
  1、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3、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4、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5、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系。
  第一课时
  相关链接:
  1、中国的先秦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年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类耀眼的星座之一。这个枯瘦的老人家像一只下蛋的鸡,趴在大自然的巢穴里勤勉地生产思想的鸡蛋,然后咯咯地叫着“天道自然,养生全身”八个字,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思想。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2、庄子(约前369-前286) 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 庄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庄子”。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属于相对主义,对生活的态度主张一切“安时而处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3、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一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4、庄子的著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在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 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由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