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10字。

  说“木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抓住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2)试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3)认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并尝试另举例说明。
  2.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与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学习重点】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认识作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著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
  他人评价: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
  ——袁行霈
  二、词句积累
  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三、合作探究
  1.理清思路
  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第1段:举例说明诗人钟爱“木叶”这一现象,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        。
  第2—3段:区别       和        两个形象,指出       更常见,其关键在    字。
  第4—6段:通过区别       和       ,       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