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0字。
烛之武退秦师一句一译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 晋文公落难时候 , 曾经过郑国 , 不受礼待 ) 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郑伯有晋盟在先 , 又不肯专一事晋 , 犹生结楚之心。 )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 \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 ”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缒而出。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 。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
烛之武退秦师》字词中,一词多义,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
◎ 重要实词:
1 、贰
① “ 二 ” 的大写。
(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 • 隐公元年》 )
② 副职 (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
③ 不专一 ( 例:贰则疑惑。《荀子 • 解蔽》 )
④ 离心,背叛
(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
⑤ 再,重复。 (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 雍也》 )
⑥ 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鄙
① 边邑,边远的地方 ( 例:《为学》: “ 蜀之鄙有二僧。 ”)
(本文: “ 越国以鄙远 ” )
② 庸俗,鄙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