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20字。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初中,我们跟随鲁迅先生到鲁镇一游、认识了一个苦人儿─—孔乙己。“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怎么死的?饿死的,冻死的!这是因为孔乙己放不下也无法放下他那读书人的架子。“好喝懒做”、“不会营生”。今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重游鲁镇去结识另一个苦人儿──祥林嫂。(在黑板中央板书—“祥林嫂”)
二、探究悲剧美
显“价值”,寻“毁灭”,使悲剧美升华
一探祥林嫂的“价值”:劳动妇女的典型─—不应死。
1、导入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也是因“冻饿”而死?
祥林嫂死了,因“冻饿”而倒毙在祝福之夜、倒毙在祝福前夜的风雪之中,倒毙在她辛劳了一生的鲁镇街头。
2、探究问题:祥林嫂也像孔乙己一样“好喝懒做”、“不会营生”吗?
祥林嫂十分健康,“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祥林嫂十分能干,不光家务做得好,“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而且是田间的一个好劳力;“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祥林嫂又十分勤劳,在卫家山的婆家、在鲁镇的河埠头、在货家岙的茶园蚕房,到处都留下她辛勤劳作的影子,“似乎闲着就无聊”;她还十分善良,她善良地以为昼夜不停地劳作就可以躲避被卖的厄运,善良地以为丧夫失子的悲痛就会博得鲁镇市民哪怕些微的同情,善良地以为捐了门槛就可以逃过地狱分尸的劫数,就可以获得“祝福”的权力,就可以重新做“人”,善良地希望有灵魂就可以一家团聚;祥林嫂更坚强,一寡再醮,丧夫失子,没有击倒她,更没有使她失去生的希望,靠做女工养活自己,顽强地活下去。可以说,她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围绕“祥林嫂”板书:健康、能干、勤劳、善良、坚强)
二探相关的人物:合力“毁灭”──必须死。
1、导入问题:祥林嫂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怎么会因“冻饿”而死呢?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学生讨论后,师围绕祥林嫂板书: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柳妈、庙祝、鲁镇所有的人们、“我”。)
2、探究问题:健康、能干、勤劳、善良而又坚强的祥林嫂,被残忍地害死了,如果我们今天还不能为她伸冤的话,真是天理难容。现在就让我把我们的教室当作法庭,让我们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公审这些迫害祥林嫂的嫌疑人。
请左半边同学做公诉人。请右半边同学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