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40字。
《登高》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必修上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涵泳品味,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情境再现法。
3、诗意联想法。
4、知人论世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漂泊者杜甫
二、初步感知,触发灵性
1、初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个别读
指导:调整节奏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吟诵,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齐读
【设计意图】诵读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途径。声情并茂的诵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诵读中自觉地感知诗意,感悟意境,为情感的体味奠定基础。
三、咬文嚼字,品味情感
(一)一切景语皆情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首联和颔联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首联重点赏析】
风急天高:凛冽、高旷;猿啸——苍凉激楚
渚清沙白:与沙白渚清对比,突出节奏感
鸟飞回——乡愁意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总结:首联为起句,富有张力,意境悠远。
【颔联重点赏析】
意象:落木、江水
意象内涵:枯黄陨落的木叶,无边无际,萧萧而落;不尽的江水滚滚而来,后浪推过前浪
落木与落叶:木——微黄空阔、舒朗、干燥;叶——鲜润沃泽
落木:生命渺小、转瞬即逝;
江水:时光流逝,生命不息,天道永恒
萧萧、滚滚:形态和声音(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结合曾学过的苏轼《赤壁赋》“以变者而观者,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滚滚强调翻滚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滚,“滚滚”似乎是年复一年,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下和来:动态气势不可阻挡
总结:人在困境中的超越。悲中有壮,高远深重,悲壮苍凉。视野的开阔既源自唐人的的精神气度,更是诗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信念。
【诵读指导】首联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鸟飞回则是声音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