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8张,教案约1670字。
《登高》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苦痛和忧思
二、 教学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部热播的历史剧《长安十二时辰》,大家看过吗?剧中我们看到了安史之乱之前唐朝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盛景。然而到了公元767年,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早已繁华不再,国家混乱,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一切,像浓云一样压在一位老人的心头,为排遣抑郁,他抱病登高,回望自己四处漂泊,穷困潦倒的一生,面对祖国山河黎明苍生,写下了这首《登高》。
二、作者与背景
1、杜甫我们并不陌生,请大家回忆关于杜甫的生平,我们一起来补充完整。
2、背景介绍(幻)
三、初读感悟
1、请大家打开课本61页,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出自己的理解。
2、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请另一生评价,指导学生从语调、语速、情感表达、有什么不足之处评价)
3、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你来试一试?(评价)
4、我看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样吧,咱们一起来读。
6、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悲伤 凄楚 孤独)
评价:同学们,你们和国学大师王国维读过这首诗之后的感受一样的:《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 ——王国维
四、文本分析
1、王国维他说这首诗“无一景”不显示出悲愁,请大家找出诗人在前两联中写了哪些景物?请选一处景物进行分析。
景物:风 天 猿啸 渚 沙白 鸟 落木 长江
2、能够通过你的想象,把这幅令人悲愁的秋景图描绘出来吗?请大家试着在纸上写一写,语言要尽量优美有诗意一些。
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这幅画面,请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体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