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20字。
《短歌行》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我所设计的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三个:一是赏析本文手法;二是反复诵读,理解情感;三是学会评价人物。为此我设计了学案,让学生在预习课上充分预习,独立完成学案。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再读诗歌,分析手法,理解情感”“美读诗歌,读出诗蕴,臧否人物”。整堂课抓住诗眼“忧”字,第一个环节主要是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小组充分讨论、自主鉴赏诗歌并上台展示分析诗歌的手法和曹操的“忧”情。然后教师总结,进一步探讨诗歌“忧”字背后的积极精神。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在前面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美读诗歌,最后评价曹操,展示佳作。我也尝试写了一首诗和同学们共同展示,以期能感染和带动学生课下能多多练笔。
《短歌行》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我主要是想要突出两点:
1、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尤其是高中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区别于他人,自己拥有的特长。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或擅长歌唱,或擅长绘画,或擅长表演,或思维敏捷……教师若能根据学习的内容挖掘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表现自己,学生就会通过参与,体验到参与教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来,还能让他们一展自己的才能,从中学到知识。
因为曹操的《短歌行》课文内容相对浅显,而且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对这首诗歌都有注释、翻译以及赏析,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尝试自己去鉴赏分析,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展示学习成果。最终学生的呈现也是相当精彩。
2、重视诗歌的诵读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而作为一首诗歌更是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再读诗歌,分析手法,理解情感”“美读诗歌,读出诗蕴,臧否人物”三个环节,并且在这三个环节中始终贯穿了诵读。包括个人读、齐读,自由读以及小组读等各种形式的诵读我算了算在整个课堂中能达到十几次。
附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2、品味语言,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
3、揣摩诗歌情感,感受诗人的志向与情怀,进而评价历史人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夯实基础自学发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