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0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读赏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幻片1】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请问,他是谁?——苏轼。(指生通过林语堂的句子分析)
  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我们看一下课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谁和内容有关?(赤壁怀古)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简单梳理怀古诗的特点:景、史、情。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2】(生齐读)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指导朗读:
  1、读诗有哪些要求呢?生答:①字正腔圆,②读准节奏,③读出感情。师总结: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饱满的感情。
  2、生带着三个要求,自由放声朗读两分钟。
  3、生个别读。一女生读,男生点评;一男生读,师点评。比比谁读得好。
  4、齐读,要求读出气势。
  三、合作探究
  (一)观眼前之景
  1、用词中的一个短语概括眼前之景。(江山如画)
  2、找出上片中最具画面感的句子。【幻灯片3】
  一生: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确】“大江”:空间之广阔,“千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