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8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郁达夫。
  2)欣赏秋景,体会感情。
  3)探究赏析精彩细节。
  教学重点:
  目标1:了解并掌握郁达夫。
  目标2:欣赏秋景,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目标3:探究赏析精彩细节。
  教学课时:2课时(本节课是第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互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根据诗句猜季节
  第一组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第二组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新课内容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郁达夫。
  2、欣赏秋景,体会感情。
  3、探究赏析精彩细节。
  (二)文本探究
  第一环节:解题
  1)问题设计:有人建议将题目《故都的秋》改成《北平的秋》《古都的秋》……你认为可否?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问题明确: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故”暗含了作者的一种深沉的眷念和怀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题目明确而深沉。
  4)知识拓展
  5)第一环节总结:题好一半文。
  第二环节:文章结构
  1)问题设计:你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划分呢?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问题明确。
  4)第二环节总结
  第三环节:文本赏析与探究
  (一)寻秋色
  1、问题设计1:作者寻找了哪些富有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