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30字。

  《故都的秋》教案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舒缓的音乐,并展示秋景图片,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意境中,感悟秋,进入文中情境。)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可是啊,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因为它能撩拨起文人们无限的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我们读出了杜甫的悲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我们感受到了刘禹锡的昂扬。杜甫悲秋刘禹锡赞秋源于他们不同的“心灵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的世界,看看他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投影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揣摩秋味,感受故都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2、鉴赏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
  二、文本探究
  (一)相识—诵读感知
  作者说他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故都的“秋味”。那么北国之秋具有怎样特点深深的吸引着作者呢?(投影)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地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一起学习集中描写秋景的部分。
  (二)相知——品语言、赏秋味
  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故都的秋景呢?
  学生活动:找一名同学配乐朗读3—11段,其他同学边听读边在文段找出文中典型的秋景。
  明确: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板书)
  这些景物可以说是并不美丽,甚至于看起来十分平常,其实如果我们用心去品味,就会发现这些景的背后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明确:寂寞小院幽、秋槐落蕊静、秋蝉啼唱衰、潇潇秋雨凉、胜日秋果奇
  (说明:将五幅画面显示在屏幕上)
  主问题一:现在请同学们任选一处自己喜欢的秋景进行赏析。
  思考:作者选取的秋景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投影)
  鉴赏提示:1、抓住修饰景物的关键词语(如形容词、动词等)
  2、抓住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秋景图进行赏析。要求分工明确,有的同学负责朗读,有的同学负责鉴赏,读出自己的体会,结合老师的问题,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第一幅图:寂寞小院幽
  学生活动:1、小组中指派一名同学朗读相应的段落
  2、另一名同学进行分析,其他成员补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