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10字。
《故都的秋》学案
一、学生学什么------学习目标:
1、记住作者作品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的结构。
二、学生怎么学------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温故知新: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
(三)、尝试学习:
1、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代表作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等。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联盟。
2、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3、为什么题目不叫“北平的秋”而要为“故都的秋”?
4、朗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本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是 。
(四)、合作探究:
1、理清作者思路:
(1)、朗读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2)、哪些段落集中描写了故都的秋景? ()
(3)、从3—11节中找出文中写了哪些秋景?并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4)、1——2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5)、南国的秋的特点是。为什么写南国之秋?
(6)、文章12----14段写了什么内容?
(7)、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
2、归纳总结:理清文章结构要把握住写作的主要内容和文章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
①本文的结构怎样?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和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和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根据“清” “静” “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②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文章结尾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用了的手法,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学习小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