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20字。

  《与妻书》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革命前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目标1和3。
  指导法、分析法、积累法。
  投影仪、多媒体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与妻书》。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中国同盟会成员,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黄花岗起义时被俘,最后从容就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背景链接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殓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封《与妻书》是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在离家去广州的路上,深夜里在手帕上写下的。
  2.生难字词
  (1)字音
  肖(xiào)  不能禁(jīn)  如晤(wù)  旁(bànɡ)  的的(dí)
  (2)词义
  【如晤】如见面。旧时书信用法。 【狼犬】狼和狗,喻指坏人的帮凶。
  【太上】最上,最高。【语云】古语说。
  【盖】原本,原来。【有身】怀孕。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先听录音正音;接着默读理解文意;再大声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全文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忍悲为汝言之”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
  第二部分:(2~4):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尽的阐述,感人肺腑,令人激奋,慰人勿悲,从而达到了作者写信的目的。
  第三部分:(5~6):加深言情,情至生死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中国。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全面地阐明了“情至生死永相旁”。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段中所追忆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
  交流展示: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对妻子的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即“吾至爱汝”。)
  2.这封信是1911年作者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