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30字。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现象论证等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掌握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面进行议论文结构布局。
3.领悟“积德义”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教学重点
1.理解举现象论证的论证方法。
2.领悟“积德义”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教学难点
领悟“积德义”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演讲
张泽明同学进行课前3分钟左右的“时事评论”——“月嫂现象”。
二、课前知识复习:翻译下列句子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提问的方式进行,指出句中的关键字词,重点翻译)
三、梳理脉络
师:分析文章第一段,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师:首段用什么方法提出论点?又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设喻方法、比喻论证、反面论证)
师: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论证方法。
(明确:《劝学》:比喻论证;《寡人之于国也》:比喻论证;《过秦论》:正反对比论证;屏幕打出以前学生的“设喻”开头的例子)
师:根据第一段内容,采用“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以“只有自由发展,才能尽其天赋”为中心论点,仿写一段现代文。
(明确:限时2分钟左右训练,展示学生成果)
(教师示范展示:雄鹰只有自由地飞翔,才会展现其雄姿;骏马只有自由地奔驰,方显其才华;人也只有自由地发展,才能尽显其天赋。雄鹰困在笼中,还想要它展翅于蓝天;骏马拴在槽枥,还想要它奔驰于草原,谁都知道这不可能。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志在四方,做父母的总想把他们拴在家里,却还想要他们出人头地,这难道不是把雄鹰困在笼中,还想要它于蓝天里展翅;把骏马拴在槽枥,还想要它于草原上奔驰吗?)
师:分析文章第二段,国君为什么要“积其德义”,又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举现象论证;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正反对比论证;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