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40字。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
  杜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这首诗前两联以写景为主,而后两联以抒情为主。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触景感怀这一手法。
  [教学难点]         “坼”“浮”字妙处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它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我们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知道了这一名冠天下的岳阳楼,大家应该记得在范仲淹的文章里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样的句子,范仲淹这里所说的“前人”里就有一个杜甫,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杜甫的那首描写岳阳楼的诗歌《登岳阳楼》。
  二、【本课解题】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黄鹤楼、鹳鹊楼),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
  岳阳楼的名联:  
  1、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2、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3、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4、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三、【课文朗读指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可能正如仇注所云“喜初登也”。
  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