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60字。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无为政治与长老统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等关键概念的内涵。
  2.对中国社会“无为而治”、“长老统治”的特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3.了解批判性阅读的大体进程,运用批判性阅读方法来检验《无为而治》一篇的论证分析。
  【学习准备】
  1.全班分为八个小组,1-5组每组六人,第六、七组每组五人,分析阅读以个体精读、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
  2.学生完成第六课时“学习任务单”,列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3.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析阅读”的基本原则和运用方法,让学生运用“分析阅读”的方法评判文中的观点和论证。
  【学习评价】
  1.修订完成第六课时“学习任务单”;
  2.根据阅读记录表及提问质量评选小组阅读之星。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朗读叶至善先生回忆父亲的文章片断: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叶至善《几件小事——忆父亲叶圣陶》)
  2.费孝通先生用了哪个概念来概括这类现象?
  明确:教化权力。
  3.你们小时候也遭遇过这样的教化权力吗?
  二、概念理解
  1.讨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的概念表述。
  明确:
  (1)横暴权力是指在社会冲突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对暂时屈服的一方所握有的支配、压迫性权力。
  (2)同意权力是为了保证分工合作顺利进行的基于社会契约的相互同意相互监督的权力。
  (3)教化权力是在社会继替的过程(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中长辈为文化传承而强制教导晚辈的一种权力。
  2.比较分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这三个概念与涂尔干提出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契约团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补充资料]机械团结是指基于社会集体意识、运用压制性法律加以制裁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机团结则指因社会分工合作、主要运用恢复性制成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契约团结基于自由交换、以缔结私人契约而形成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明确]费孝通的三个概念与涂尔干的概念一样,都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