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450字。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般认为,《诗经》的产生及流传与周代的礼乐制度密不可分。当周初礼制建立之时,与礼乐配合的“诗”便可视为《诗经》最早的核心,它们的功用与分类也就构成了《诗经》的“早期形态”。顾炎武《日知录•四诗》认为:“《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豳》谓之《豳诗》,亦谓之《雅》,亦谓之《颂》,而非《风》也。《南》《豳》《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顾炎武所谓“诗之本序”,其实就是在探讨《诗经》的早期形态。
  ②顾炎武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二南与《豳风》除时代较早外,同其余国风相比还有许多特殊之处。《豳风•七月》被认为是周民族还生活于豳地之时便流传的歌谣,可能在周公时被整理写定。而《豳风》其他篇目也与周公有关,产生时代应该比较早。《周礼•䈁章》记载周人祭祀诗乐中有“豳诗”“豳雅”“豳颂”的说法,传统观点认为就是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表演《七月》一诗。因此,将《七月》或者“豳”归入“风”就很不合理。《周礼》记载,豳诗用于迎寒暑祭祀,豳雅用于祭祀田祖、田畯,而豳颂用于蜡祭,其礼乐功用与今本风、雅、颂明显不同,应该不属于同一体系。
  ③至于《周南》《召南》,其特殊性更加显著。首先,《小雅•鼓钟》有“以雅以南”,南与雅并列,学者据此将“南”解释为乐器、乐调、诗体等。其次,二南的礼乐地位比较特殊,《仪礼》记载乡礼、燕礼、射礼等皆要演奏二南曲目,称为“乡乐”,同时二南又被认为是“房中之乐”。再次,孔子对二南特别看重,《论语•阳货》谓:“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上博简《孔子诗论》中也大量论及二南。最后,目前所见各种文献,凡能体现国风顺序的,二南皆在最先。因此,“南”最初应是一个独立且重要的类目,后来才归属于国风。
  ④最初的雅应是祭祀祖先的歌乐。《大雅》则依托此种礼乐功用陆续产生,并伴随周代的礼制变革,其内容也发生偏移。比如《行苇》《既醉》等篇由祭祀而主写宴享,《民劳》《桑柔》等则归于讽谏。《小雅》则更是礼制演变及宴享诗乐进一步独立的产物,《仪礼》所载士阶层的礼制,大量使用了《小雅》中的篇章。《周颂》是西周陆续产生的宗庙祭祀乐。但南、豳、雅未尝不用于宗庙祭祀,比如雅之祭文王、武王,豳之祭田祖、田畯,而二南作为乡乐之“正歌”,当然也用于宗庙祭飨。《周颂》之不同应在于其等级、规模及舞容方面,它显然体现了另外一套祭祀系统。
  ⑤可见,在西周初年为配合礼乐制度而产生的《诗经》,当由南、豳、雅、颂四部分组成,这便是顾炎武所谓“诗之本序”的“四诗”,它们分别代表了构成新的周文化的四种子文化。当然,周代礼制再非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而随着周代礼制的变化,《诗经》也随之发生扩充、调整或删汰。
  (节选自《<诗经>的早期形态与“四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顾炎武认为,《南》《豳》《雅》《颂》和《风》共同构成了《诗经》的早期形态。
  B.不能将“豳”归入“风”,因为豳诗、豳雅、豳颂的礼乐功用与今本风、雅、颂不同。
  C.“以雅以南”,南与雅并列,表明“南”的礼乐地位比较特殊,是一个独立重要的类目。
  D.《周颂》与南、豳、雅这些也用于宗庙祭祀歌乐的不同就在于其等级、规模及舞容方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为总—分—总结构,开篇引出论题,然后从豳、南、雅、颂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多处使用“一般认为”“应该”“更加”“当然”等词,充分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
  C.第④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论述南、豳、雅、《周颂》等用于宗庙祭祀的歌乐的异同,突出了《周颂》的不同。
  D.第⑤段总结全文,并辩证地指出《诗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周代礼制的变化而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礼乐配合的《诗经》早期形态与今本《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的观点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
  B.二南与《豳风》除时代较早外,同其余国风相比,特殊之处还在于礼乐功用与现在的风、雅、颂明显不同。
  C.作为礼制演变及宴享诗乐进一步独立的产物,《小雅》大量被记载士阶层礼制的《仪礼》使用。
  D.在西周初年为配合礼乐制度而产生的《诗经》的早期形态,分别代表了构成新的周文化的四种子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八个专项行动,确保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到2030年实现中国儿童青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