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20字。
第三单元 7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但为君故(原因) 暧暧远人村(迷蒙隐约的样子)
B.鼓瑟吹笙(弹奏) 但为君故(但是)
C.枉用相存(问候、探望) 契阔谈讌(同“宴”)
D.去日苦多(逝去的) 依依墟里烟(村落)
【解析】 但:只是。
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人生几何 B.青青子衿
C.明明如月 D.无论魏晋
【解析】 B项,古今义相同,指颜色。A项,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C项,古义,明亮;今义,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D项,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D )
A.鼓瑟吹笙 B.乌鹊南飞
C.天下归心 D.开荒南野际
【解析】 A项,名词作动词,弹奏。B项,名词作状语,向南。C项,使动用法,使……归服。
4.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析】 前三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尘网”比喻“世俗的种种束缚”。B项,将“人生”比作“朝露”,“譬如”是比喻词。C项,“樊笼”比喻“束缚本性的俗世”。D项,以“杜康”代酒,运用了借代;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常以“杜康”指代酒。
B.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阡陌:阡,南北向田间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D.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人们称为“山水诗人”。
【解析】 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人”。
6.下列对《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内容和手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B.“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