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5700字。本资料为高考冲刺阶段专题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词曲鉴赏能力将有一定的帮助。
专题训练:词曲的鉴赏(二)
湖南省汝城一中 袁利盛
一、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释:游丝,蛛丝。
⑴前人论欧词,有的说“深婉”,有的说“层深”,总离不开一个“深”(即含蓄有余味)字。请以上阕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是通过那些艺术手法体现这个“深”字的。
答
⑵下阕“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一句中的“缺”字历来被称为神来之笔。这个“缺”字作何理解?它有何妙处?
答二、人月圆 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1)作品所写节令应为元宵,依据是 、 。
(2)词评家认为以“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结尾十分别致,意趣高远,试作简要赏析。(60字左右)
三、如梦令 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1)这首小令突出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不胜情”三字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这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
四、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迴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年(1086年)。此时词人遭贬七年被召回京城,妻已病故。
(1)非只是“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王诜的词也有画,试赏观之。
(2)从全词看,有“刚健含婀娜”(苏轼语)的风格,试阐述之。(2)这首词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