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40字。

  中考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
  【知识梳理】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