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80字。
2022年全国Ⅰ卷语文模拟卷汇编——简答题组
一、【2022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9分)
自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始,缅怀时刻(Moment of Remembrance)成为闭幕式固定环节。昨晚,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 ① ,365名演出人员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代表一年365天的思念,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舞台随后变化成一片唯美的绿地,转而大地回春,一片生机盎然。在悠扬的《送别》音乐中,闭幕式主创团队用诗意的表达送别国际友人。
柳枝是柳树的枝条。 ② ,蕴含着在离别时刻挽留对方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朋友分离之时,远走的一方常常会被赠予柳条作为离别礼物。柳色返青,就意味着折柳惜别时,所以李白在《劳劳亭》中写道:“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如何呈现“缅怀”的概念, ③ ,不同于以往奥运会上韩国、日本等国运用葬礼、“物哀文化”等方式缅怀逝者,中国冬奥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选择了“折柳”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二、【2022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实现,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在此次冬奥会的筹办中,低碳的理念指导着每一步工作。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四个冰上场馆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