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63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②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下人:迁就他人。
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所恶有甚于死者( )
(2)故患有所不避也( )
(3)蹴尔而与之(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雕栏相望焉
B. 将枉于法/入则无法家拂士
C. 虽嗜鱼/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 我能长自给鱼/自非亭午夜分
10.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夫 唯 嗜 鱼 故 不 受 也 夫 即 受 鱼 必 有 下 人 之 色
11. 根据【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甲】文中“不受嗟来之食”的穷人与【乙】文中不受鱼的公孙仪是否一样都持有“本心”?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7.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教学相长也 (4)学学半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④,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⑤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千条,勒⑥为若千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