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90字。
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分值150分。
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阐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我在这里提出两个新的概念:宣示义和启示义。宣示义是诗歌借助语言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义;启示义是诗歌以它的语言和意象启示给读者的意义。宣示义,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半点含糊;启示义,诗人自己未必十分明确,读者的理解未必完全相同,允许有一定范围的差异。宣示义,是一切日常的口语和书面语言共有的;启示义,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诗歌作品中更丰富。
中国古典诗歌的启示义,分为以下五类: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这五类启示义,以它们依赖宣示义的程度,构成一个系列。双关义与宣示义关系最密切,双关义两个意义一个就属于宣示义。情韵义是附着在宣示义之上的各种诗的感情和韵味,它不能离开宣示义单独存在。象征义,有的附着在词语的宣示义上,有的在整句诗或整首诗中。深层义可以含蓄在词语中,但多半含蓄在全句或全篇中。上述四种意义,或是诗歌语言所负荷的,或是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或是诗歌语言所指代的,可以总称之为言内义。然而古典诗歌的多重意义不仅表现在言内,还可以寄托在言外。言外义既不在词语中,也不在句子中,而是在字句的空档里,即所谓字里行间的“行间”。它虽然并未诉诸语言,但读者可以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加以补充。
言外之义是诗人未尝言传,而读者可以意会的。言内义在字里,言外义在行间,诗人虽然没有诉诸言辞,但在行间有一种暗示,引导读者往某一个方向去想,以达到诗人意向的所在。富有言外义的诗歌,状物而不滞于物,引导读者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它总是让人读后还要思索一下,寻一寻余味。在寻思中有所领悟,有所发现,遂得到艺术欣赏的满足。
大凡事物的发展总有其前因后果,感情的发展也有它的脉络。然而中国古典诗歌通常不是把感情脉络的连续性呈现给读者,而是从感情的发展脉络中截取最有启示性的一段,把其他的略去,留给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同时句子之间有较大的跳跃性,句子之间留下了较大的空白。从感情脉络中略去的部分就隐约地浮现在这无言的行间,并以它们的多姿与多彩丰富着言内之物,构成诗歌的多义效果。
富有言外义的诗例可以举出许多,如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写一个大雪之夜,准备集合轻骑兵,去追击溃退的敌人。诗人只写了准备出击的场景,究竟出击没有,追上敌人没有,统统略去了。“狱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并不是战斗的结束。可是那种艰苦的自然环境、肃穆的战斗气氛和将士们的英雄气概,都被烘托出来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有不尽的意味和无穷的魅力。又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大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前人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是不错的。
以上所讲的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和吉言外义,构成中国古典诗歌含蓄蕴籍的艺术持色。但这五种意义的区别,只能说是大致的、相对的。在有的诗里,各种意义可能并存着,很难十分严格地划分开来,不必过于拘泥。
(选自《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材料二 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而中山果落,打下草虫鸣”。此联中有一个境,境中有一个人。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扑扑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有活有动的。
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
(选自《中国文学论丛??谈诗》,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启示义不仅借助语言还借助意象给读者意义,读者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差异,未必完全相同。
B.双关义与宣示义关系密切,双关义的两个意义,一个是明确的,属于宣示义,另一个不然。
C.诗的象征义大多体现在整句或整首诗中,只有很少的诗歌的象征义附着在词语的宣示义上。
D.就与宣示义关系程度而言,情韵义要比深层义对宣示义的依赖程度更深,关系显得更为密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示义是一切日常口语和书面语共有的,是诗歌借助语言明确传达给读者的意义。
B.中国古典诗歌通常在句子中间留下较大空白,因而其感情发展的脉络也不够完整。
C.要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把诗写的有情有景,必须用视觉和听觉去写好景。
D.王维的“诗中有画”是一种设身处地的体悟,是一种作者能讲出的直接传递的意境。
3.根据材料二,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意境的一项是(3分)( )
A.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B.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游园》)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D.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班级举办读书分享会、请结合材料一,简析“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言外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可是,即使妹妹因为一天工作下来疲累不堪,已经懒得像先前那样去照顾格里高尔了,母亲也没有自己去管的必要,而格里高尔倒也根本不会给忽视,因为现在有那个老妈子,她根本不怕格里高尔。地有一次纯粹是出于偶然打开了他的房门,看到了格里高尔。从那时起,一早一晚,她总不忘记花上几分钟把他的房门打开一些来看看他。
一天因为无心吓到了妹妹,格里高尔又被关到了屋里。
“现在又该怎么办呢?”格里高尔自言自语地说,向四周围的黑暗扫了一眼。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动弹了。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葛蕾特还强烈呢,只要这件事真能办得到。他陷在这样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一直到钟楼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