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38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
  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
  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环境的喜爱之情。
  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2.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潜《归园田居》)进行比较,分析写景手法的相同点和意境的不同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回忆了与老朋友曾经共饮的美好时光,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B.颔联,诗人借助“浮云”“流水”这两个常见的意象,抒发了阔别十年的感慨。
  C.颈联,点题,写相逢时的欢笑,开怀畅饮,把酒言欢,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欣喜愉悦之情。
  D.尾联,笔锋一转,秋色中红树满山,令人留恋,表达与友人携手同游的愿望。
  4.赏析本诗中的对比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注]。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飞盖,状车辆之疾行。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乱”“碎”两字凝练地写出春景的生机盎然,但其中又隐约有乐景衬哀情之感。
  B.“碧云暮合空相对”一句,既写了时间的缓慢流逝,又凸显了诗人的形单影只。
  C.曾经西池会上的好友,而今谁在?这里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
  D.诗人由春景触发对个人际遇的感慨,表达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思想容量极大。
  6.“愁”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绪,古人喜欢用“水”来喻愁,本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都有此类诗句,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