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70字。
赏玩自然风景,丰富审美情趣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对比阅读
教材分析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在学习任务群中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主要引导学生精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在本单元中所选都是散文名篇,内容上以写景抒情为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苏轼的《赤壁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这些作品都有几个特点:1.景物描写精彩,情味浓厚,情与景完美融合。2.意蕴深厚,引人深思。3.语言优美。
因此,在本单元学习任务活动课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仔细分析和感受文中的景物之美和描写手法的高妙,从而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所以,引导学生选取他们最喜欢的段落,让学生自己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看看作家们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物美将是此次活动课中的重点。
同时,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目标”和将要阅读的文本属性,参考《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评价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等的有关表述,我们还需要将本单元的文章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来审视,结合传统文化资源来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加深对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倾向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归纳相关主题。
学情分析
1.部分学生们对散文文体意识还比较淡薄,在初中的时候虽然学习过写人写事的散文,但是对散文有具体的认识的同学却比较少。针对这部分同学,在本单元我将重点引导他们去感受写景散文的画面美,以及结构的自由。
2.部分同学能够较好的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是深度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不够。针对这类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任务中,将预设意境之美的交流活动交给他们,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表现角度和艺术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思考,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
2、丰富学生的审美趣味,启迪学生对文化、哲理的思索。
3、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并了解散文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进行写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表现角度和艺术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思考,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并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