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60字。
第四单元 走近家乡文化 绽放写作之花——如何撰写风物志
教学分析
如何在日常课堂中实现大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直都是语文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话题是设置教学情境,使同学们对课堂有兴趣,能帮助他们完成隵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所以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需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我们的学生能够接触外界的机会比城市的孩子要少得多,但是,带着孩子们开眼看世界,走进世界,走近文化,是我们老师必须承担的责任。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我们从家乡的文化了解开始,从身边的事物了解开始,了解家乡文化,传承家乡文化。
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是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人文主题的单元,主要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本单元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要求开展家乡或社区文化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家乡或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聚焦家乡或社区文化生活现状,自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报告。通过访谈、考察、文献查阅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物、风物、习俗,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家乡风物志,挖掘家乡风物的文化内涵,参与当代文化建设,加深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主动积极梳理语言,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创作有个人风格的文字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日常课堂中实现大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创造性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设置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学生合作探究得出风物志写作清单,在合作交流中,创作、修改风物志
4. 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物志相关知识,得出写作清单,写作和修改风物志。
2.设置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博物馆投稿中的风物记忆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长沙这座古老的“楚汉名城”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积累,在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底蕴,现在博物馆要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以风物志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栏,面向全国征稿,我们作为这座千年古城的传承人,将以湘绣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写一篇《湘绣志》来投稿。有不少同学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