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80字。

  散文专题训练——以小见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浪花
  杨朔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过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想必是初次认识海,一只海鸥,两片贝壳,她们也感到新奇有趣。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靠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又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
  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说得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我不禁对那老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朗,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不等姑娘们搭言,早回到船上,大声说笑着,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似的新鲜鱼儿。
  我向就近一个渔民打听老人是谁,那渔民笑着说:“你问他呀,那是我们的老泰山,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不过我们叫他老泰山,还有别的缘故。人家从小走南闯北,经得多,见得广,生产队里大事小事,一有难处,都得找他指点,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此后一连几日,变了天,飘飘洒洒落着凉雨,不能出门。这一天晴了,后半晌,我披着一片火红的霞光,从海边散步回来,瞟见休养所院里的苹果树前停着辆独轮小车,小车旁边的一个人俯在磨刀石上磨剪刀。那背影有点儿眼熟。走到跟前一看,可不正是老泰山!
  我招呼说:“老人家,没出海打鱼么?”
  老泰山望了望我笑着说:“哎,同志,天不好,队里不让咱出海,叫咱歇着。”
  我说:“像您这样年纪,多歇歇也是应该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景动静相宜。冲击礁石的浪花,是势不可挡的动景,金光灿烂的晚霞,是绚丽优美的静景,描绘出意境深远、富有诗意的画面。
  B.文章写人方式多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景物烘托、他人评价的侧面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正面描摹,手法灵活。
  C.文章线索清晰分明。以“浪花”为线索贯穿全文,开头推出一组“浪花”的特写镜头,结尾以“浪花”为喻点题,前呼后应,首尾圆合。
  D.文章结尾别具匠心。在红霞如火、野菊绽放的景色中,老泰山的背影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蕴含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意。
  2.杨朔的散文善于从大处看眼,小处落笔,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忆平乐
  冯至
  六年前,十一月下半月里的一个早展,我们在桂林上了一只漓江上的民船。那时正是长沙大火后,各地方的难民潮涌一般地到了桂林。抗战以来,如果说南京失守是第一个挫折,那么武汉撤退显然是第二个挫折了,大家不知道此后的局势将要怎样发展,但对于将来都具有信心。人们好像很年轻,报纸上虽然没有多少好消息,同时几乎天天要跑警报,可是面貌上没有一些疲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