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810字。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技艺)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等的称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除农业之外的各种手工艺工匠已经形成规模,称为“百工”。这些工匠能够“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工艺已经从手工艺发展到机械技术工艺和智能技术工艺。技艺水平的发展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艺制造大国,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在我国的工艺文化历史上,产生过鲁班、李春、李冰、沈括这样的世界级工匠大师,还有遍及各种工艺领域里像庖丁那样手艺出神入化的普通工匠。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伴随手工艺向机械技艺以及智能技艺转换,传统手工工匠也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了,即现代工业领域里的新型工匠,如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我国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强国,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升级转换,对技能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工业水准和制造水准的提升,因而更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深蕴的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即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
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其蕴含着天地与人间社会的规律或准则(天道、人道等)。在道家看来,道既是思维所能把握的最高概念,同时也是万物存在之理。万物的本性都是道的体现,匠工蕴道,这个道,是技艺之道,同时也是得天理之道。庄子以庖丁娴熟技艺、游刃有余的技艺来表明,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而在庖丁的精神境界里,则深蕴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同时也将这种追求和把握与技艺的完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当代大国工匠高凤林、张冬伟、顾秋亮等,其技艺达到臻于完美的境界,都是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从而达到对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的深刻把握。
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是一种伦理德性精神。就德性论层面而言,人的一切行为发自内在品格。对完美的追求,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是内在德性的展现。从道德的观点看,每个人都应当追求德性,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德性论认为,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德性行为者作为我们行为的典范。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充当这样一种典范?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回答是,工匠,并且只有像铁匠、铜匠甚至修鞋匠那样具有手工艺的人才真正具有德性。道技合一是德性品格的见证。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也就是像匠人那样生活和工作。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坚守质量品质,一生打造精品,把产品的好坏看成自己人格和荣誉的象征,他们就是这样具有优美德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是对所有手工艺(技艺)人的统称,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
B.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匠辈出的工艺制造大国,正是无数工匠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C.所谓“匠工蕴道”,指的是优秀的工匠在追求完美技艺的同时蕴含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
D.德性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其内在德性,因此每个人都应当追求德性,过有德性的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揭示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本质之前,先阐释工匠的概念及工匠的发展演变过程。
B.文章站在中国哲学的高度来审视工匠精神,并结合具体事例来阐述何为“匠工蕴道”。
C.文章引用苏格拉底的观点,旨在说明工匠真正具有德性,足以成为人们行为的典范。
D.文章运用层进式结构,按照历史时代顺序详细阐述了工匠精神的意义,逻辑力量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精益求精,不断刷新水稻亩产记录,但他不在工匠之列。
B.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传统手工艺的转型,传统手工工匠也远离了人们生活,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各种新型工匠。
C.无论是庄子笔下的庖丁还是当代大国工匠,他们不但技艺臻于完美,而且深刻把握其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
D.工匠就是具有优美德性、始终追求卓越的人,因此如果想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就必须像匠人那样生活和工作。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凸显价值、不断增值。事实上,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