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920字。
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6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所以,素有“天下之本在家”之说。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在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之中对家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他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里,家庭既是一个人人生起点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有鉴于此,习近平特别强调“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问题。只有每一个家庭都既承担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的重担,又承载起帮助孩子“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的重任,这样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在“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以及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等方面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一个家庭能否做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其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这个家庭里面的家风相传问题。在家风的传承问题上,家训、家规和家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教的作用更不可替代。这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因此,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尽管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与旨趣;对于普普通通的民众来说,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因为,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妇女作为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在社会和家庭之中的地位与作用吉今中外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古人一直有“闺闹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习近平对妇女的作用重视有加。他指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中观层面来看,党和国家“更需要我国广大妇女贡献智慧和力量”;从家庭建设的微观层面来看,由于“妇女特有的身心特点、生育和哺乳功能,决定了妇女在增进家庭和睦、科学养育后代、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能够发挥出其他社会群体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
(摘编自张俊国《从未消失过的记忆与温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和家风的论述》)
材料二:
近日,《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在全国发行。《礼记??大学》告诉我们:“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的一头连着个人的品格修养,另一头连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的千年文明尺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足见“小家”之于“大家”的非凡意义。
(摘编自蓝炜《涵养“小家”好家风,支撑“大家”好风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一个家庭都有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的责任。
B. 家风断层,往往导致手握公权之人缺失“勤政为民”的情操与旨趣,导致普通的民众缺失“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
C. 妇女作为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D. 家风渗透在家族每一个成员的灵魂中,成为个人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家风,不过一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B. 材料二先指出“小家”之于“大家”的非凡意义,再分析家风的重要性,最后讲如何弘扬优良家风,撑起社会好风气,行文条理清晰。
C.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千万个家庭的好家风,将共同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D. 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严正家规家风我们宜传承,不宜与时俱进。
3. 下列选项不适合直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
B. “正家,而天下定矣。”
C.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D.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4. 如何培养良好的家风?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5. 试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虎雏再遇记(节选)
沈从文
四年前我在上海时,曾经做过一次荒唐的打算,想把一个年龄只十四岁,生长在边陬僻壤小豹子一般的乡下人,用最文明的方法试来造就他。虽事在当日,就经那小子的上司预言,以为我一切设计将等于白费,所有美好的设想,到头必不免落空,我却仍然不可动摇地按照计划作去。我把那小子放在身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