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30140字。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
  2023.3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随着陆地油气资源日益减少,人们将目光投向海洋。海洋蕴藏着地球34 %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海洋环境恶劣,油气钻采需要科技含量更高的设备,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其中关键设备之一。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一般分为固定式平台和移动式平台两种。固定式平台包括坐底式、导管架式等,移动式平台包括自升式、半潜式等。其中,导管架平台具有甲板面积大、可变载荷大、结构安全可靠等优点。世界上第一座设备齐全的钢质导管架平台,于1947年在美国墨西哥湾水深6米处成功安装。此后,导管架平台数量迅速增加。
  导管架平台主要由导管架、桩和上部结构三部分组成。其中导管架和桩。通常称为支撑结构。按腿柱数量分类,导管架通常有以下九种形式:三腿柱导管架、四腿柱导管架、八腿柱导管架。此外,还有十二腿柱导管架、十六腿柱导管架等。例如,259米水深的Hondo平台是八腿,313米水深的Cognoc平台是十二腿。导管架的外形类似细长形的金字塔,腿越多,底座相对越稳固,但也更费钢材,体积也更大。整个导管架在陆上预制完成,运至海上采油处再定位、安装、合拢。这大大地,减少了海上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导管架平台通常用于浅水海域油气资源开发。但海洋中蕴藏的油气资源有近一半埋于超过300米的深海之下。300米水深是油气行业划分浅水与深水的界限。随着水深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和所需投入也会呈几何倍数增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数千座导管架平台中,仅有9座导管架高度超过300米。
  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渤海湾地区,水深局限在20米。80 年代末期,开始在南海100米水深范围内勘探和生产。南海是世界上最有前景而又尚未大规模开采的油气资源区,油气田大多在300 米~500米水深范围内。我国现有导管架平台约300座,最早的是1985年投产的渤海埕北油田,水深在16米左右﹔2014年投产的荔湾3-1平台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导管架平台,水深达到了190米。我国在200米水深及以上海域通常采用“浮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与这种开发模式相比,深水导管架平台开发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将生产系统从水下搬到了导管架平台上,大幅降低了钻完井工程以及后续的生产操作成本。
  (取材于牛童、吴家鸣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2年4月25日,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工程在中国南海海上安装完成。“海基一号”平台总高度达340.5米,导管架高302米,是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平台总重4万多吨,打破了中国海上单体原油生产平台的重量纪录。
  “海基一号”之前,我国绝大部分导管架平台是200米及以内级别的导管架。如果按照200米级“依葫芦画瓢”设计300米级的深水导管架,就会极大增加成本,也就失去了开发深水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导管架平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不可移动的平台。
  B.导管架起支撑作用。
  C.外形细长似金字塔。
  D.深水域使用相对少。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海基一号”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度和重量刷新了我国相应海上平台的现有纪录。
  B.优化导管架设计是因为现有技术造不出足够大的平台。
  C.与其他同等级深水导管架平台相比,性价比更高。
  D.从设计到安装,其中多个环节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改进。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在海域的水深决定着导管架腿柱数量。
  B.我国导管架平台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
  C.“海基一号”设计力求导管架轻且承重大。
  D.创新技术有助于“海基一号”精准安装。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导管架平台的导管架分步在陆上建造、海上安装,经济高效。
  B.全面地开发南海油气资源,需要采用深水导管架平台的模式。
  C.生产系统移至导管架平台上,能更好承载生产模块与环境力。
  D.加大下水驳船的承载量并非提高深水导管架性能的根本办法。
  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海基一号”平台建成的意义。(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5)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I8分)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少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1】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辨其利害,明其善恶。
  观《左氏》之书,为传之最,而时经汉、魏,竟不列于学官,儒者皆折此一家,而盛推二传。夫以丘明躬为鲁史,赍经仲尼,语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